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夏鈺程)9月23日上午10時許,辰溪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反詐專班根據(jù)上級線索,快速鎖定并抓獲涉嫌“手機口”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蒲某,當場繳獲手機1部。
9月22日23時許,辰溪縣公安局接指令:辰溪籍男子蒲某涉嫌利用“手機口”實施詐騙。反詐專班民警立即行動,連夜研判,發(fā)現(xiàn)蒲某在辰溪縣黃溪口鎮(zhèn)活動,隨即聯(lián)合黃溪口派出所將其抓獲。
經(jīng)審訊,蒲某對其利用“手機口”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。蒲某供述,他按上線要求開通手機號157***327的“呼叫轉移”功能,受害人王某撥打該號碼后,電話自動轉接至境外詐騙分子,導致王某被騙10萬余元。蒲某從中獲利300元。
目前,蒲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。
據(jù)悉,在各類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中,“手機口”詐騙因隱蔽性強、迷惑性高,逐漸成為詐騙分子常用的犯罪手段之一。詐騙分子通過他人手機卡這個“端口”,與受害人建立聯(lián)系、完成詐騙流程。
如何識別和防范“手機口”詐騙?警方提醒記住“三不、兩查、一報警”原則,就能有效規(guī)避風險:
“三不”:守住底線,不踩違法紅線
一不出租、不出售自己的手機卡、銀行卡、身份證(哪怕對方給再多錢,也不能碰);
二不參與“代打電話賺錢”“代注冊APP領傭金”等可疑兼職(正規(guī)兼職不會要求用個人手機卡“幫他人做事”);
三不相信“輕松日賺200元”的虛假信息(天上不會掉餡餅,看似簡單的賺錢方式,往往藏著陷阱)。
“兩查”:遇到疑問,及時核實
一查“兼職信息來源”:若在非正規(guī)平臺看到“租卡賺錢”信息,可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、當?shù)胤丛p公眾號查詢是否為已知詐騙套路;
二查“對方身份”:若有人要求你提供手機卡,可要求其出示工作證件,或撥打110、當?shù)嘏沙鏊娫捄藢?,切勿輕信“私聊”“保密”等要求。
“一報警”:發(fā)現(xiàn)異常,立即求助
若不慎將手機卡出租/出售,且懷疑被用于詐騙,立即到營業(yè)廳掛失、注銷手機卡,并攜帶身份證到當?shù)嘏沙鏊f明情況,爭取從輕處理;
若接到疑似“詐騙電話”(如要求轉賬、提供密碼),無論對方身份如何,先掛斷電話,再通過官方渠道核實(如電商平臺客服,可撥打APP內顯示的官方電話;公檢法機關,可撥打110或當?shù)胤ㄔ骸z察院電話),核實無誤前絕不轉賬。
責編:周玉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